本站讯 近日,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建设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预审,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奠定了基础。
用地预审是《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前提。黄河禹潼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建设用地总规模约315公顷,占用基本农田约20公顷,涉及山西省运城市和陕西省渭南市的8个县,办理程序复杂。
为积极推进《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工作,黄委规计局提前谋划,积极督促协调山西、陕西河务局开展用地预审工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项目用地预审政策调整背景下,经多方配合努力,用地预审报告编制工作圆满完成,并取得两省市、县两级政府及两省国土部门意见,于今年1月提交自然资源部。(郭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