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洪水泥沙及下游河势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部中期检查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9-17 15:20
来源:
黄河网

本站讯 9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中游洪水泥沙及下游河势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考核。项目负责人余欣全面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及中期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围绕气象降雨、产水产沙、河势演变及集成示范等五个方面,系统揭示了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时空特征、“三花间”人类活动对产汇流的影响机制和典型研究区的水沙产输机理,阐明了河势变化动力学机制及其主控因子,构建了降水、洪水泥沙及河势智能预报等多类模型,初步研发了面向水利模型云平台和黄河防汛会商系统的模型集成技术,支撑了2024、2025年度防汛演练。项目全面完成了20项中期考核指标,并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人才培养等方面超额完成任务。
与会专家对项目整体执行情况、研究进展和成果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项目组织有序、推进扎实、成果丰硕,为黄河中下游为洪水防御、水沙调控和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下一步,项目组将认真梳理并落实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系统凝练阶段性成果,突出成果“增量”,持续推进暴雨、洪水、泥沙及河势预报理论和模型的优化,强化集成平台的示范应用。
该项目由黄科院牵头,国防科技大学、黄委水文局、武汉大学、河南省气象台、郑州大学、中国水科院、西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水科院等10家单位共同参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