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拓片《孔子见老子》
大禹治水、孔子见老子、泗水捞鼎,这些历史故事通过它流传后世;神话传说、舞乐百戏、农耕渔猎,这些生活场景在它上面精彩呈现。它,就是被称为汉代“百科全书”的汉画像砖(石)。
洛阳市展出的“大汉气象——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迎春拓片展”,通过120余幅汉画像砖(石)拓片及部分汉画像砖(石),向您讲述两千年前汉代人的真实生活及所思所想。
如果您有兴趣,就和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编者
史宗义本是一名画家。二三十年前,当他第一次看到汉画像砖时就被迷住了,从此寻寻觅觅,终于建起了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天子驾六古玩城老城店四楼,主要藏品包括汉画像砖200余块、汉画像石100余块,内容囊括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汉画像砖(石)的画面多布局严谨、十分精美,也有的如孩童涂鸦般拙朴,令人忍俊不禁。
今天,我们就先欣赏和洛阳关系紧密的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吧。
《孔子见老子》,表现的是春秋末期孔子到洛阳向老子问礼之事。史宗义介绍,画面中,拄着拐杖的老子和其身后二人,与孔子及其3个弟子相对而立。他们中间有一小孩儿,推着独轮玩具车似在与孔子说话。
他说,在我国已发现的有关孔子见老子的图像中,都有这么一个小孩儿,目前一般认为是项槖(tuó)。《战国策》中说:“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传说有一天,项橐和小伙伴在道路上筑城玩耍,挡了孔子一行的去路。孔子礼貌地请他们让路,项橐能言善辩,硬是让一代圣人孔子绕“城”而行。孔子很佩服项橐,遂拜其为师。
反映孔子见老子的画像石,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东汉末年逐渐绝迹。
在道教中,老子乃地位尊崇的太上老君,汉代人相信,死后若能拜见太上老君,可免受鬼官之“考谪”而升天成仙。这就是记载儒家先师孔子与道教始祖老子历史性会面的壁画,屡屡见于山东、江苏、河南等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的原因。(洛阳晚报记者 刘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