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黄河文化>艺术博览


黄河石:石不能言最可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2日    责任编辑:裴亮

  从广义上来讲,黄河两岸入黄支流所携石头形成的奇石统称黄河奇石,简称黄河石。由于沿黄各地的地质情况不相同,故形成的黄河奇石千姿百态,尤以黄河兰州段石头为上。

  黄河流入兰州段时,接纳了洮河、庄浪河、大夏河、湟水河和大通河等支流,形成典型的向心状水系,由于独特的地质环境流速骤减,浩浩河水从上游挟带的大量砂石,特别是块度较大的岩石,经过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化和长期的流水搬运,冲刷磨砺,在黄河兰州谷地沉积而形成了兰州黄河卵石。

  因其独具的自然美、雄浑美、朦胧美和色调美,兰州黄河石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藏石者

  胡伟康的藏石以大通河的石头为主。玩黄河石的人很多,他和他的藏石在业界是数得着的为数不多那类专业玩石者。

  由兰州大学出版的《兰州黄河奇石》大型画册,是被视为兰州黄河石最高成果的荟萃,在精选的黄河石藏家近400帧顶级藏品的图片中,胡伟康一人就有18帧。这些顶级藏品还同时被配以精美的赏析文字和英语译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兰州黄河石的石友将目光和足迹转向了兰州以西的黄河上游的干支流。在先后踏勘了洮河、庄浪河、湟水河后,距离兰州一百余公里的大通河流域的黄河奇石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胡伟康的藏石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开始的,这些年来,他的足迹早已踏遍大通河的上上下下,并延展至祁连山脉的角角落落。

  胡伟康极其偏爱大通河石头,他觉得之所以这个石头能受到自己乃至很多人的挚爱,就是源于其“石体硕大、色彩艳丽、纹理精妙、质地坚韧细腻、意蕴奇绝、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独特性。在2000年左右,胡伟康捡拾到一块3米长、11吨重的罕见大通河石,把它从河里弄出来就费了“吃奶的劲”,“最后用倒链才弄出来的。”胡伟康当时还在企业上班,事后他常感叹幸亏那时候还能从厂子里借出倒链。

  玩石头的多爱说个石缘。胡伟康家中现藏有一块画面石,此石色彩简洁,乳黄色和赭红色构成画面的两大主色,尤其是那赭红色的构图极像一个男人的侧面,只一眼,立马就会冒出一句“这不是鲁迅先生吗?”胡伟康总是在观者给出自己的答案后,才会说出自己给这块石头起的名字——《民族觉醒的呐喊者》。能藏得此石,胡伟康亦觉得非缘分不可。看自行车棚大概是胡伟康职场经历的低谷时期,那时他闲暇之余就在车棚里摆弄自己的那些石头,后来,认识的一位东北朋友在工地挖出一块石头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他,让他去看个究竟。“一看就是块好石,心中喜爱。”是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后机缘巧合朋友将这块石头送给了胡伟康。所谓投桃报李,胡伟康也给朋友回赠了自己的藏石。

  军帽、军大衣,还有背粪筐……这是胡伟康花重金收购的一块画面石,此前,他是被请去为人“把握”这一块石头的。“这块石头勾起了我对插队生活的回忆。”后来,胡伟康给这块叫做《蹉跎岁月》的石头还篆刻了一个“蹉跎岁月”的印章。

  胡伟康从小就有绘画根基,且玩摄影也有很多年,在更多的时候,他认为能捡到一块好石头还是和捡石人有直接关系。“你起码得有些审美眼光吧,如果你不懂线条、色彩、构图,就是一块非常好的画面石摆在你眼前,并非都是识货者。”

  胡伟康的藏石数量算不得庞大,大小也就二三百块,这是他几十年的存货。熟知胡伟康的都知道,他几乎从不卖石头,除非客观原因,石头被人看中了,来个先斩后奏,“这种情况下你能怎么办?”存石,胡伟康没有开奇石馆的宏大愿景,“那个投资太大,对我而言不现实。”他存石就想搞个大通河石系列,这样也就给千姿百态的黄河奇石留下了一份独有的样本。“卖了,钱是有了,可我就没有石头了!”

  “兰州石”

  事实上,对兰州黄河石的认识和收藏,古已有之。

  南宋杜绾的《云林石谱》里载的“兰州石”短短一百零二字,也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兰州黄河石少的可怜的记载中较为重要的记载:“兰州黄河水中产石。有绝大者。纹采可喜。间于群石中得真玉璞。外有黄络。又有如物像墨青者。极温润。可试金。顷年余获一圆青石。大如柿。作镇纸。经宿连简册辄温润。后以器贮之。凡移时,有水浸润。一日坠地破而为三四段。空有小鱼一枚。才寸许,跳掷顷刻即死。”

  “文字描述黄河石纹理、质感的记载是可信的,石中藏鱼实在荒唐。但这说明在宋朝时期,黄河石已被人捡藏了。”亦为爱石人的艺术评论家张发栋说。

  在这一点上,闻名于藏界的黄河石藏家高金城先生与张发栋观点相同,在几年前出版的那本《兰州黄河奇石》大型画册的序言里,高金城指出杜绾是南宋山阴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距离兰州千里万里,却有此论,说明黄河石早在宋代以前就为世人所识并赏之藏之。老兰州都熟悉的山字石,实则有大小之说。据《兰州黄河奇石探源》的记述:“明肃王府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由甘州迁移兰州,府址占据了今隍庙至会馆巷以西、张掖路以北至河岸城垣大片地区。府署居其中,即今省政府所在地。府东、西、北三面,磊石山,筑楼台亭阁为王府花园,此大山字石。城内东北隅有凝熙园,面积约一里许见方,园内垒奇石作假山,此为小山字石。大小山字石皆怪石嶙峋,错落有致。只是解放后山字石成为居民住宅区,昔日之状,已无残存。”

  安定门外任家花园、小稍门外曹家花园和秦家花园,颜家沟煦园,广武门徐家花园……曾几何时,兰州城内,除官家园林之外,星星点点的私人花园也是处处藏有奇石,或陈设点缀园景,或垒怪石以为假山。兰州人爱石之风之久之浓,略见一斑。

  更多的藏石者还在坊间。高金城曾从友人处听闻一则轶事,多年前政府改拓庆阳路,在小沟头段拆旧房,拆到某一居民大院后院的一墙角时,发现有一堆多年无人问津已被尘土覆盖的石头。此院房主坦言,这堆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是他们祖上赏玩过的黄河奇石,因拆迁急促,已无暇顾及了,最终这些奇石被埋没散失掉了。这样的轶事让如高金城这般的藏家听来总是要连呼几声可惜的。

  据说,过去在兰州城里见个黄河石不是难事,时移世易,如今遗留下来的黄河奇石已不多见,仍能看到的也只有两处,一是隍庙院内过殿前两侧耸立的两块巨石:这两块巨石纯属黄河奇石。1980年经甘肃省地质研究所鉴定,东侧的一块为玄武质角砾凝灰岩,西侧的为钠长石化磁铁硅岩。另一处在五泉山公园“五泉”之一的“掬月泉”小院内,院中央水泥基座上屹立着一块巨型“雪花石”,此石是解放后由城隍庙搬移到掬月泉边的。坊间百姓盛传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其实这块巨石也纯属黄河奇石。

  藏之,赏之,亦易之。在高金城先生的探源中就记录了黄河石很早就有了交易活动。清末清帝退位后,民国元年张广建总督甘肃省。张广建帐下幕僚蒯彤卸任后归里安徽原籍,离兰之日,蒯彤将自己收集珍藏的黄河奇石全部装入那时航运在黄河河道上的小火轮船(一种土洋结合烧煤轮机船),船于黄河边的水北码头起锚,顺流而下经中卫、包头到了安徽。在贪官盛行的当时,蒯彤是一位自洁廉政的官员,他所挟黄河奇石都是用自己腰包的钱购得。他回到家乡后,把带回去的黄河奇石变卖成钱,用于救济家乡贫困百姓。

  石不能言最可人

  张发栋曾有幸与著名诗人牛汉先生结缘,此前,张发栋已熟读牛汉先生的诗文,其中一篇写石头的《我与石头的情谊》,让他更是记忆深邃。

  “牛汉先生曾因受到胡风的牵连而经受了磨难,但他能顽强地活下来,依靠之一即是‘地下深渊’的石头。”到现在,张发栋依然记得牛汉先生在那篇文章中的叙说:“有不少念头,我抗不过天大的厄运,又妄想时刻冲破深深的窒闷,几乎如梦游人一样天天寻求心灵的慰藉。

  人世间难以获得珍贵的情谊,居然在大自然中领受到了,于是我有了另一个属于心灵的隐秘而广阔的世界。鹰和它悲壮的一生,树和它神圣而高尚的根,囚笼中虎不羁的灵魂,如暗夜闪电般绚丽的蚯蚓的血,还有此刻人仍与我朝夕与共的这些石头……它们在那些漫长而困厄的岁月中拯救过我,赐予我超人的力量。”

  就是在遭遇那段磨难的时候,牛汉先生在劳动时曾捡拾到一块石头,同为难友的一位专家建议他断成石料,打磨成图章石,那样则会很名贵。

  “不能,决不能,应当保存她完美的形象。”牛汉眼中这块石头是一个经过神圣的土地孕育而成的诗的意象,并不是因为专家鉴定它才突然变得珍贵起来。

  读了《我与石头的情谊》多遍后,张发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了封信给老先生,随信附上了几张他的石照。信发出去后,久久不见回音,他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拨通了老先生家的电话,恰好接电话的是牛汉。

  “原来信牛汉先生早已收到,只是当时老先生正患眼疾,加之身体亦有恙,正苦于无法回信。”电话中,牛汉先生告诉了张发栋自己缘何爱上了石:“我不是个收藏家,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很隔阂,不敢说一句真心话,我只有和大自然交流。”

  似乎就在搁下电话的一瞬,张发栋真正明白了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含义。

  “牛汉先生说石头给了他大的智慧和力量,让他学会了石头的沉默,并发现沉默是最坚固的语言,是最深远的境界。而我从老先生身上感到了自己赏石标准的浅薄与狭隘,如果我们在赏石(且无论黄河石还是其它什么石)过程中想一想品位,多想一想石头和我们有着某种共同的命运,在心灵得到默默抚慰的同时,获得抗争命运的勇气,岂不更有意义些?”(文/雷媛 图/胡伟康)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20013  
豫ICP备 14028857号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