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黄河文化>文学天地>诗文欣赏>散文>近现代


黄河故道绕名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责任编辑:徐倩

  今天人们多知黄河由山东东营市入海,但在古代北宋至清咸丰年间,黄河在中原的流向南移,主流注入淮河从江苏入海,治黄史上叫“夺淮入海”。所以广大的苏北地区亦属黄河流域。历史名城徐州即坐落在江苏西北的苏、鲁、豫、皖四省相交处。

  徐州古称彭城,有“五省通衢”之称,先秦时吴国邗沟和魏国鸿沟相继开通,扼汴、泗二水汇合处的彭城成为中原通往江淮的水运要道;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这里又是沟通南北大动脉的必经之地;近代以来,这里还是津浦、陇海铁路的交叉点。可以想见,这里交通何等便利而重要,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徐州成为历代军事重镇。古人云:“自古彭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实非虚语。

  在北宋,徐州地近汴京,“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郡安危所寄”。但是,黄河屡有水患,徐州一带的治水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谈到治水,不能不想到大诗人苏东坡筑黄楼的事迹。东坡在宋熙宁十年(1077年)任徐州知州,其时黄河在澶渊决口,大水漫流至徐州城下,七十天不退。东坡忧民心切,增筑州城,于城东门修建城楼。因五行学说有“土实胜水”之说,便将城楼粉刷为黄色,故名黄楼。苏辙、刘攽、秦观均作有《黄楼赋》咏其事。东坡《登望洪亭》诗云:“河涨西来失旧洪,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可见其时洪灾之巨。然而,后来一夜间大风骤起,河水尽退,州城安然,东坡才放下心来。东坡有《河复》诗咏其事,句云:“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堪作前诗形象的注脚,东坡以洪退归功天帝,颇有迷信思想,但他忧民御洪之志可嘉,留下黄楼胜迹亦令人瞻仰怀念。元人柳贯有诗:“高楼背水压奔冲,影动云虹落水中,土色从黄宜制胜,河声触险听分洪。却思沉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汴泗交流平似席,南行北播本同功。”元人陈基也有《徐州》诗,句云:“空余苏公楼,突兀倚寥廓。徐人昔恃公,安若山与岳。文章与元气,万古相磅礴……安得不世才,为君拯民瘼。九原何茫茫,可爱不可作。”敬重之意,可谓高山仰止了。

  黄楼后来废圮,前些年徐州人民重修此楼,为山河增辉。

  在徐州,除黄楼外可游佳处尚多,像城西的云龙公园、云龙湖、云龙山石佛及城内华佗墓、范增墓,市北的茅村汉画像石墓,均可供观赏凭吊。

  云龙山上的放鹤亭,系北宋文人张天骥建造。张氏博学多才,不求仕进,养有两鹤为伴,晨飞夕栖,富有清韵,其所作《放鹤招鹤歌》句云:“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绝。”有自食其力的气节。后东坡作《放鹤亭记》,是脍炙人口的名文,值得游客咀嚼品味。云龙山附近的戏马台,据说是为项羽观看士卒赛马所筑,历代文人士题咏极多,如谢灵运、张籍、苏东坡、文天祥均有佳作。明代著名的大臣方孝孺有绝句云:“盖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生平费尽屠龙技,今日空留戏马台。”蕴含有无限兴亡之感。仿佛与此对照,在城南凤凰山东麓,巍然耸立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庄严宏伟,标示着为人民解放献身的英烈的不朽功勋。他们的业绩在附属建筑淮海战役纪念馆有着翔实的记录,感召着无数后来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名言。

(自1991年《人民日报》海外版选录)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20013  
豫ICP备 14028857号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