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网站地图投稿信箱

主站首页

政务之窗
走进黄委规划计划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水政信息人事信息公告公报
新闻资讯
黄河要闻局院信息基层动态水事纵览流域瞭望热点专题网上展厅媒体关注纪实特写
在线服务
服务指南表格下载许可决定在线申报水情水质引黄供水实用工具
互动平台
政务咨询投诉举报黄河访谈民意征集建议评论邮箱电话解疑释惑
黄河文化
文化传真文学天地艺术博览大河胜迹历史走廊民风民俗文体协会
黄河一览
黄河概况流域地图枢纽工程黄河记事黄河问答引黄灌区
建议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建议评论 > 正文

城市内涝为何“老生常谈”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5日 09:43:00

  5月份以来,伴随着南方多个省份出现暴雨,内涝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年年暴雨、年年呼吁、年年反思、年年治理,却年年也治不好。逢雨必涝、遇水则瘫,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据住建部对国内351个城市的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32%的城市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对于内涝发生的原因,人们总是归结于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落伍、资源环境的破坏等。当然这些问题不可否认,但是细细想来,内涝的症结主要还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的“不成熟”。

  因为不成熟,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只考虑城市的地上工程,却对地下工程——排水系统没有充分考虑,或者是考虑不周,使得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慢半拍”。看似无足轻重,实则是埋下了“炸弹”。盲目发展,只能让城市建设者自食其果。

  因为不成熟,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只看重“面子”工程,将城市路面都修成了“钢筋盔甲”、“铜墙铁壁”,而城市的“里子”排水管道,因为其隐蔽上不了台面,不能成为看得见的政绩,而被忽视。虽然城市光鲜亮丽了,但街区却遭殃了。不给雨水留路,洪水就要找路,大自然的规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因为不成熟,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平日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事”。市政只管雨水管线,水务只管河道疏通,住建只管大楼排水,水文只管河道预警,规划很少参与公共建设……所有这些,使得城市各部门都埋头只管做自己的事。虽然各部门在内涝出现后,都是积极排涝,但严重的后果又岂能靠临时抱佛脚立竿见影地解决?

  内涝暴露的不仅是城市管理的漏洞,更暴露了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问题。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应对能力,更是考验人类的智慧。其实关于城市洪水的处理,前人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无论是世界上最大的巴黎城市下水道,还是我国江西赣州宋代建设的福寿沟排水工程,或是德国当年在青岛建设的巨型排水暗渠,科学的设计理念、超前的规划建设,使得这些工程经历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作用。除了这些坚强的“后盾”外,还有当地防范健全的应急机制。

  据住建部发布的2013年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的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别是非农业人口在150万人以上的34个特大城市中,仅有7个(占总数的21%)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所以,要想让城市内涝问题不再成为“老生常谈”,就要从源头上根治城市内涝,让城市发展变得成熟起来。即在城市发展中,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储存、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秦延安)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5日 09:43:00
查看评论     
  验证码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